MOON CHILD鎮魂歌篇

作  者:Gackt
編/譯者:林平惠、陳惠莉

 簡介:
2014年,在亞洲一個名為馬勒帕的小城市裡,為了生存與自由,人們在這裡爆發衝突,這裡的秩序也為慾望與暴力而漸漸失控。 

有五個輕人生活在這個混沌不明的城市裡。其中以這兩個人為主角:不知道明天是否還能活著的男子,阿翔:擁有不死的生命,卻沒有生存慾望男子,阿敬。他們在這個城市裡,過著屬於他們的輝煌歲月。

淡淡的戀情、男間的友情以無限的歡笑…但是,這樣的日子並不長久。最後有人在激烈的爭鬥中犧牲、有人擦身而過,五個人就這樣四分五裂。在深沈的哀傷與情感下,各自為了保護『最重要的東西』而出了軌。但是,最後留下了什麼呢?


感想:

首先得對台版的封面頗有微詞一番,做得和我當年第一次出同人誌一樣,美術紙加上燙銀的字體,沒有任何美術設計,相對於日版那一彎下弦月的意象實在差之千里,不過就整體來說尚屬美觀,只是就質感來說實在差了不少。(奇怪的是為何我拿到的書封面並沒有老嘎的背影呀?)

這齣03年上映的電影,當初為了看這部倒也是經歷一些辛苦(台南居然沒上映,可惡,為了可愛的小海豆千里迢迢上台北),如今的我才回頭看為整部電影做補完的鎮魂歌實在有些落後,那時候看的電影劇情大多也忘了,唯一印象仍舊深刻的是敬站在大雨滂沱的公園中,滿嘴是血、一臉悲哀,以及他站在廢墟中徬徨無助地想去拯救翔,卻被陽光所格覺得深深無力臉龐。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對電影的印象也漸漸回溫,想起來敬望著留嘉燃燒的身姿、想起來公園那幅畫、想起翔隔著欄杆對著了無生氣的敬說:「我需要你…」、想起翔與敬兩個人站在車旁看著最後一次的太陽。

在電影上映後不久,我在網路上看過了原劇本,至今也記憶模糊了,不過在閱讀「鎮魂歌」之時,為其流暢深刻的文筆我不禁往後翻閱了譯者,原本看見有陳惠莉的名字還皺了一下眉頭,但是鎮魂歌這本的翻譯確實用字精確、文筆流暢,又想起這是老嘎親手寫作的第一本書,實在不得不佩服老嘎的多才多藝。

電影是以翔、敬兩個人的情感為主,交錯入老孫和身為點綴卻佔有極其重要地位的怡潔。老嘎的導演功力顯然還須加強,劇本雖寫得不錯,但是電影卻有些凌亂、重點不明、節奏也快慢失調,原本是一個好故事,這些導演執導的青澀成了「月光遊俠」電影中最致命的缺點。然而毋需放在心上,從電影中所感受到的那些「永恆」、「不會改變」的力量還是不會有所改變。

話題回到書上,「鎮魂歌」說寫的是側寫老孫這個人,但事實上真正被鮮明寫活了的卻是主角林,以及義心會、immigrant(移民組織)的小角色們。龜田、潤、金、飛…每個人都活靈活現地,反而是該被當作主角的老孫仍然著墨不多,我們多少只能就著他和林深刻的交情來認識他,但還是太少了。林寫的故事最大的優點,就是讓讀者們更了解了「月光遊俠」的背景,明明背景設置在未來的都市中,其混亂、殘酷的族群殘殺卻活生生是過去社會的縮影。

「鎮魂歌」中有一段讓我在閱讀的時候險些打起哆嗦、戰慄不已。一件因強盜殺人罪嫌而被追捕的台灣犯罪集團,逃進了位於日本人居住區中心地帶的超級市場,最後演變成暴動,自治警察衝入大開殺戒,歹徒人質全被擊斃。不只這個事件,書中數度提起的族群仇恨都讓我想到過去的二二八事件、台灣現在仍然難解的族群衝突,我突然感到害怕。由一個日本人所看見的台灣究竟是什麼模樣的?是醜陋的、混亂的?宛如馬勒巴一樣的存在嗎?雖然老嘎只是將台灣的背景當作雛型藍圖嘗試創造出了馬勒巴這個地區,但是我一邊閱讀著這本小說,一邊因身為台灣人的自覺而悚然而驚了;這大概是我當初看電影、還沒讀小說之前最不可預料到的。

老嘎在最後訪談寫著,希望大家能夠藉著這本書知道敬對翔的重要性。闔上書頁,我在腦中反芻了翔前去監獄找敬的那一幕,又更加了解了一些。「夕陽下/與你一起看見了 橙色的太陽/你一副快要哭泣的臉/這是我們永遠的再見」,翔與敬用永遠的生命,共同迎接了最美的太陽。

故事後面那封信應該是老嘎親手寫的吧?中文不是很順暢,我翻了後面的日文原文發現原文還是寫得比較美。

對了,這本書不僅做得像同人誌,連寫作感覺都像同人誌。這應該是孫X林的BL同人誌?: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ho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