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教學生寫詩。
寫詩!每次要教寫詩,我總是一個頭兩個大。連自己都不太會寫了,要告訴小學生寫詩的技巧,真是一大挑戰。
於是在教導完學生技巧後,我決定在黑板上立刻創作一首詩給他們看。
「題目……不然就叫做雨好了,雨很好寫。」我說,「我們先來找出雨的特性,雨有什麼特色?」
「滴滴答答!」
「喔~很好,那我們把它做個譬喻,會滴滴答答的雨……就像個什麼?」
「音樂家?」
「ok,再具體一點,就是負責打擊樂的。那我現場寫一首給你們看喔。」
今天教學生寫詩。
寫詩!每次要教寫詩,我總是一個頭兩個大。連自己都不太會寫了,要告訴小學生寫詩的技巧,真是一大挑戰。
於是在教導完學生技巧後,我決定在黑板上立刻創作一首詩給他們看。
「題目……不然就叫做雨好了,雨很好寫。」我說,「我們先來找出雨的特性,雨有什麼特色?」
「滴滴答答!」
「喔~很好,那我們把它做個譬喻,會滴滴答答的雨……就像個什麼?」
「音樂家?」
「ok,再具體一點,就是負責打擊樂的。那我現場寫一首給你們看喔。」
這禮拜教小朋友寫幻想小說。
鬼故事是我的專長,課堂上講了幾個USO! Japan跟玫瑰之夜的故事,學生聽得很津津有味,在課堂上完成的作品也相當不錯,雖然礙於時間有些虎頭蛇尾,但是就概念跟創意來看,都處理得不錯。
有一位女孩子寫了一篇鬼故事:
昨天資優班上的是寫悲傷的小說。
這個我專門的啊,教這個簡單(捲袖子)。
所謂令人感到悲傷,最常的題材不外乎是錯過、誤會、生離死別;題材不外乎是愛情、親情、友情、生命力。其中又以親情最容易打動人心,愛情給小朋友寫太膚淺,因此我建議小朋友可以走親情路線。
寫作悲傷的小說,寫作的文筆要放慢,鋪陳情境和氣氛。尤其是短篇故事,沒有情節去幫忙讀者帶入感受,文筆的抒情就顯得更重要了。
五年級小朋友的作文題目是「論保健視力的重要性」,為小朋友引導完了前三段的寫法後,於是來到了末段。
「在最後一段,我們可以再呼應題目,重新再強調一次眼睛保健的重要性,這時候呢,我們可以動之以情,用比較感性的口吻…同學,我們常說,眼睛是我們的什麼?」
「靈魂之窗!」
「很好,大家很有概念喔,既然眼睛是我們的靈魂之窗,如果近視了不戴眼鏡世界就會怎樣?」
「一片模糊!看不清楚!」
「對,於是我們只要這樣再講一次保健視力很重要就好了。有沒有問題?」
「沒有————\(〞︶〝*)/」
太好了!!!!!!!
小朋友真是太聰明了!!!!!
這個題目很簡單,大家要努力去寫喔。
今天改起了簿子,改到一位小妹這樣寫著:
「每個人都只有一對眼睛,所以我們必須要好好地保護我們的……
昨天教妹妹背歷史,被他一句「耶穌跟上帝不是同個人嗎?」差點氣到噎氣,不過今天我在我的學生身上見識到了另一種奇蹟。
講到太史公評項羽的史記片段,我便問道:「你知道劉邦是誰嗎?」
「誰?」
「……跟項羽爭奪天下的那位,楚漢相爭聽過吧?象棋玩過?那個楚河漢界。」
「勉強聽過o_o」
於是我決定花十分種講楚漢之間的愛怨情仇,順便把張良、韓信介紹一下,當然四面楚歌、虞姬也不能不提,終於把劉邦跟項羽交代完畢。當我心中仍默默感嘆著如今國中生的常識程度低落時,講著講著,又講到了岳飛寫的良馬對。
岳飛,這應該知道了吧?
「同學,你知道岳飛吧?」
「嗯……大概知道……」
「你不知道!?」對不起,老師驚愕的語氣想必傷到了你。「就是那個啊!他媽在他背後刻了四個字……」我很努力試圖誘導孩子說出正確的答案;好的老師不可以直接告訴他們答案,而是要讓他們推論出答案。
「四個字……」他想了一下。「反清復明?」
靠腰!!!!!!!!!你當他韋小寶,左腳反復、右腳清明嗎!!!!!!!!!
「不是啦!!!!!!!!!是精………」
「精………」
「精忠………」
最近李家同大罵的四年級修辭學,我看了一下題目,恰好最近我在教小朋友這個,事實上這並不很難,應該算是在銜接國中國文的修辭課程,之所以乍看起來很難,我以為是因為加了「複句」二字反而模糊了修辭的原意。以下做出範例句,應該很簡單就可以理解意思。
原來題目是這樣的:
200901某國小四年級期末修辭考題
ㄅ目的複句 ㄆ遞進複句 ㄇ條件複句 ㄈ承接複句 ㄉ排比 ㄊ譬喻
ㄋ假設複句 ㄌ因果複句 ㄍ轉折複句 ㄎ映襯 ㄏ引用
以下是釵老師的範例造句。
ㄅ、目的句:為了要去看今井翼,我努力賺錢。
ㄆ、遞進句:層遞句,我去年看了今井翼,今年看了瀧澤秀明,明年要去看踢踢。
ㄇ、條件句:只有努力賺錢,才有錢看今井翼。
ㄈ、承接句:我買完票後,接著跑去看今井翼。
ㄉ、排比句:瀧翼又帥又萌又白痴又可愛。
ㄊ、譬喻:今井翼就像草莓大福一樣甜甜的。
ㄋ、假設句:如果我有錢,我要去看今井翼。
ㄌ、因果句:因為我是今井翼,所以瀧澤秀明很寵我。
ㄍ、轉折句:我想去看今井翼,可是我沒錢。
ㄎ、映襯:今井翼是個可愛又帥氣的人。
ㄏ、引用:瀧澤秀明說:「我最愛紀念日了♥」
各位同學,這樣很清楚了吧
那麼,我來出個題,歡迎同學們測驗一下自己的能力。
ㄅ目的複句 ㄆ遞進複句 ㄇ條件複句 ㄈ承接複句 ㄉ排比 ㄊ譬喻
ㄋ假設複句 ㄌ因果複句 ㄍ轉折複句 ㄎ映襯 ㄏ引用
( )1.今井翼是一頭可愛的牛。
( )2.我好不容易請到假,可是我忘記抽票。
( )3.瀧澤秀明很疼今井翼,很愛今井翼,很喜歡今井翼。
( )4.如果我是騎士,一定立刻撲倒魔王。
( )5.因為看不到踢踢,所以只好天天挖舊檔。
( )6.瀧澤說:「如果翼能來初日就好了。」
( )7.看了演舞城DVD後,於是我傻傻跑去買綠茶香水。
( )8.瀧澤秀明人帥又搞笑。
( )9.瀧翼一月開巡迴,三月出DVD,六月出單曲。
( )10.只有當上瀧澤秀明,才能夠摸到翅膀牛牛的屁屁。
( )11.為了可以抽到329,我決心吃齋唸佛。
答案在下面。
每一期,到了最後一堂課,總是必須迎來這種時刻……
考試。
究竟考試苦的是學生還是老師?
這是個好問題。
學生考得痛苦,其實老師不見得改得很快樂。
這次我只看了我們班和隔壁座位同事的…
1.盲人摸( )。
我帶了一班寫作資優班,一直以為自己可以脫離改爛作文的命運,但事實證明我太天真了。這群號稱作文資優生的小鬼,寫出來的作品可以爛到讓人欲哭無淚,只能滿懷苦水繼續改掉多隻紅筆。
我在教作文時,一邊在修飾他們的字句時,一方面又擔心抹煞了他們的創意,將他們教了「我的文章」,因此總盡力在他們狗屁不通的文章中找到屬於他們的創意,勉力稱讚一番。創意可以從閱讀中培養,所以我多少比那群小鬼更有創意一點,或許更該說,他們創意從哪來的其實很好猜。
真有什麼不能寫嗎?其實沒有,只是寫得好不好、讀者接不接受而已。我灌輸他們這種想法,又擔心哪天他們寫出個人神共憤的作品,我將會被家長鞭數十,驅之於別院。別怪我啊,我情願多培養幾個九把刀,也不要個個都只是會悲春傷秋的藤井樹。
今日奇文。
沒辦法衣一打字出來,只能擷取大綱。
文章中寫著:
作者爸媽晚上出門,結果家裏只剩他一個。於是他上網看鬼故事,越看越覺得毛毛的…突然聽到有人叫他,他一回頭,哇,故事中那十個鬼主角都出現了!可是他沒覺得訝異,繼續看故事;後來找到一個遊戲,可以打鬼,打死網路遊戲中一個鬼,身邊的鬼居然就會消失!於是他打打打,身邊的十個鬼都不見了。
接著他跑去看電視,想看綜藝節目,沒想到節目裡每個人都是鬼!他又決定跑去睡覺,快睡著時,爸媽回來了,他一打開門,咦,爸媽都是鬼,原來自己也是鬼啊。
(完)
「幹。」老師滅於辦公室中。
在那相當慘絕人寰的文法中,盡力修飾成一篇合理性足夠的文章。一字一句地改,最恨遇到這種需要大幅修飾的文章。
評語:
1.你十分具有創意,近似「靈異第六感」的點子,利用幾個不可思議的事件營造出詭譎氣氛,最後再揭開自己也是鬼的謎底,極有自我的想像力,天馬行空。
2.……
唉,說實話,真的挺有創意的啦,但是,可以不要這麼劇情充滿了不合理之處可以嗎?為甚麼你看到鬼會這麼鎮定,莫名其妙最後你也是鬼,這樣到底是……我看到第二段就忍不住「嗄?!」了。
可以不要這樣對我嗎——我只是想賺份微薄的薪水啊——
同學幾個都已經成為國中的老師了,薪水自然不低,也有週休二日,就待遇來說比一般的工作高,更何況像我們這種類似的工作待遇卻與工作內容完全不成正比的,薪水還比對方低過倍、沒加班費、沒週休二日還得一天超過十二個小時的操練,有時候我也難免感嘆,早知當年就不要嘴硬,乖乖修個教育學程,現在大概還涼得狠。
尤其工作越累,就更容易這麼想。尤其我面對學生幾乎是以心機的方式對待,每一言每一句都必須小心翼翼,讚美要大聲說、批評要戒口,費盡心思和他們拉近距離,還得逼自己去認識棒棒堂才有共通話題,一天下來都覺得身心俱疲。
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又恐 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為汝言之。
……
汝憶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嘗語曰:「與其使我先死也,無寧汝先吾而死。」 汝初聞言而怒;後經吾婉解,雖不謂吾言為是,而亦無辭相答。吾之意,蓋謂以汝之 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與汝,吾心不忍,故寧請汝先死,吾擔悲也。 嗟夫!誰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這幾天和國小的學生講到了書信的寫作,提到了「如晤」的用法,我不禁想起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事實上,我只記得林覺民開頭的「卿卿如晤」,內容寫些什麼早已隨著年華遺忘許多。
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收在當初的國中課文內,我對這篇文章的印象並不深,只記得國文老師上到這堂課時不停地強調這篇文章有多感人,於是老師憶起父母的愛情故事,竟在課堂上掏出手怕拭淚。課堂因為老師的掉淚,驟然沉默了三分鐘。
我那時曾經想,這篇文章究竟哪裡動人?瀏覽通篇文言,在當年國中急劇的壓力下,若能對一篇文章有所瞭然便已難得,而我怎麼去要求一個十幾歲的年齡理解林覺民這樣深沈而動人的愛情?
然而如今我早已脫離了國中歲月許久,歷經十來年的變遷來到現在的年歲。偶然又無意間,我又打開了「與妻訣別書」,我竟傻楞地看著林覺民的字字血淚,突然梗塞在喉,想哭的衝動幾乎掩飾不了。花了十來年的光陰,我終於發現了林覺民當時寫下這封遺書時帶著多深多痛的哀傷。我終於明白了當初為甚麼國文老師,讀到了這篇文章竟險些聲淚俱下。
「居九泉之下, 遙聞汝哭聲,當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則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電感應有 道,吾亦望其言是實。」我死後在九泉之下,遙聽你的哭聲,怎麼忍心不陪著你哭泣。我平日總不信有鬼神,如今我卻又渴望真有鬼魂的存在;現在的人又說有心電感應,我又如何渴望著他們說的都是真的。
好、好感動……
然後聽到了這首歌。
覺 (遙寄林覺民)
作詞:許常德/齊豫 作曲:郭子 編曲:陳愛珍/周國儀
覺 當我看見你的信 我竟然相信
剎那即永恆 再多的難捨和捨得 有時候不得不捨
覺 當我回首我的夢 我不得不相信
剎那即永恆 再難的追尋和遺棄 有時候不得不棄
愛不在開始 卻只能停在開始
把繾綣了一時 當成被愛了一世
你的不得不捨和遺棄都是守真情的堅持
我留守著數不完的夜和載沉載浮的凌遲
誰給你選擇的權利 讓你就這樣的離去
誰把我無止盡的付出都化成紙上的 一個名字
如今 當我寂寞那麼真 我還是得相信
剎那能永恆 再苦的甜蜜和道理 有時候不得不理
歌詞搭配上郭子的曲、齊豫的歌聲,怎麼可以如此默默地撕心裂肺?
其實我對「與妻訣別書」還有另一個回憶。
當初在外掃區,我們負責的是B段班,也就是所謂的放牛班旁邊的馬路走道。當我在清理水溝時,發現裡頭漂浮著一張紙條,我好奇一打開,上面寫著的是「與玲訣別書」。B段班的同學模仿林覺民的文筆,寫出了一段極其爆笑、與女朋友的離別信。
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時我捧腹之餘,多麼驚嘆於放牛班同學們的強大創作力和聯想,那大概是我們這種被世俗分割開的A段班難以望其項背的吧。
大將南征膽氣豪,腰橫秋水雁翎刀。
風吹鼉鼓山河動,電閃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種,穴中螻蟻豈能逃。
太平待詔歸來日,朕與先生解戰袍。
以下…小朋友不可以進入。
我看到我作文班的學生。
小學五年級。
在寫BL小說。
還是師生戀………………(學生可能是攻吧= =)
還附插圖。
男學生看到男老師和另一個女老師狀似親暱非常地不是滋味。
還是很多女同學一起創作的(集體寫BL!?)
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處理,也在寫BL的老師<囧>
該和他談嗎?該給他建議嗎?
我整個五味雜陳…百感交集…
我也是到高中才開始寫BL的欸……現在小孩好先進……
ε=(-ω-;;;;)
他是個了不起的人。
醜陋的中國人,我會警惕在心。
人的生命璀璨莫過於此。
這禮拜上的是這個題目。
由於是引導式作文,所以要依照題目上所給的引導文去審題,確認出題老師要學生寫的是什麼題目,而這個題目基本上是要使用夾述夾議帶抒情的筆法去寫;現在台灣的作文考試大多不是只走純議論或純記敘的文體,而是會要求學生將過去所學的文體都融合在一整篇的文章中,並且從生活經驗中去寫出你的想法。
「生命中最美好的經驗」就是標準的學測熱愛題型。以我的寫法,我會從議論帶入生命短暫的議論,繼而寫生命無論波濤或平順,都必然會有美好的經驗。並且為了避免學生不知如何破題,我花了幾分鐘寫了三百字的首段給他們參考。第二段寫美好經歷,第三段寫在經驗中所體悟到的感想,最後總結。
和國中生實在年代距離有點遠,因此在要求學生舉出「最美好經驗」時,當學生沉默不與你互動,我只好乖乖認命地自己舉例,然而我不了解現在小孩的喜好和生活習慣,再怎樣也只能以本身的例子舉例。
我一共舉了兩個例子,一是在日本參與的煙火大會,舉煙火大會當例子,一來是學生沒有接觸過,可以成功引起他們的注意力,二來他們對教學者的豐富經歷也對感到佩服,繼而認定你老師的身份。為了連接第三段,我又舉了另一個例子,我去年看世界翼的例子。
學生聽見老師又愛看漫畫、又跑去追星當然覺得很不可思議,大概會覺得這老師簡直亂來吧。
「我看了我偶像的表演,突然覺得他距離我很遙遠。舞台的燈從他頭上打下來,在小小兩千人的劇場裡……」
「老師,兩千人叫小喔!?」
「很小。」我瞪了學生一眼。不要打斷我的回想。「喜歡他這麼多年,看著他成長,但是我赫然發現,他的成長已經超乎我的想像,形象沛然龐大,我的感受有些五味雜陳……」
「哇!老師你幾歲啊?!」
「不要問女人的年齡!這是秘密!」誰要告訴你。「明明他年紀與我相仿,可是他的收穫與我的生命比較起來,我顯得如此渺小……在這二十幾年的生命中,我獲得些什麼?我有什麼成就?」以上是我真正的感想,但是還是要轉回課程上。「因此,我的體悟就是——我要認真努力!我要追求理想!」
真八股。
「哦——」學生一臉恍然大悟,但是又很謎的神情。
「……雖然我內心的真正想法,」我頓了一下,擦擦汗,「我要努力賺錢再去看他。」
「…………………哈哈哈哈哈!」全班突然哄堂大笑。
「但是!」我神色一凜,「各位同學,我這是錯誤例子,之前課堂上有講過,寫文章請你秉持正面積極的立場,這即使是你真正想法,也請你轉換為比較正面的說法去寫。」
同學甲舉手:「吼~這樣是昧著良心耶!老師你的意思是要昧著良心寫作嗎!」
「當然,考試用的作文,就是要昧著良心寫。」我肯定地如是說。
其實很簡單,只要切題成功,掌握住大綱,那麼就手到擒來了。尤其是論說文這類文體,提出論點得當,分析清楚,舉例說明,結論有力,那麼這篇論說文大概就算成功了,考試要奪取分數也不是那麼困難的事。
國中時因為老師們的魔鬼教學,看到題目幾乎都是能夠立刻下筆;這對考試而言當然是可喜可賀的,但是造就的僵化思想倒也真的影響頗深。不過說實話,有些八股到宛如千年蠹蟲的題目,怎麼寫都跳脫不出相同的框架,例如說,「忍」、「施與受」、「成功背後的努力」等等。
身為一個教學者,就要利用短暫的時間告知學生們如何去攫取題目的重點,如何去剖析自己的文章概要,繼而完整地撰寫出一篇有頭有尾有內涵的文章。於是在備課時,就要先幫學生們想好:這個題目該怎麼下筆?開頭怎麼破題?大綱該怎麼架構。
但是遇上了像「施與受」這種死氣沈沈的鳥題目,別說學生,連我都想抱頭痛罵。
施與受,簡單來說,題目要的就是你兩面論述,「施」正面煎一煎、「受」反面炸一炸,一二段各自論述就可以了。第三段再論述兩者的關聯性,提出「施比受更有福」的觀點;第四段,舉例說明,以實在案例去支持你的論點,增加其可信度。
第五段,就是結論了。